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“世界帕金森病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人工智能助力帕金森病管理”。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,其核心问题在于大脑中控制运动的神经元退化,导致多巴胺减少,最终出现一系列运动障碍。除此之外,患者还可能出现情绪抑郁、便秘、嗓音减弱、面部表情减少、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,这往往更容易被忽视。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的隐匿性,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较低,因此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。临床实践研究发现,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和基础,可以避免延误治疗。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需要警惕帕金森病,建议大家及时就诊:这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,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,表现为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。患者动作变慢,日常活动如穿衣、洗漱等变得困难,行走时步幅变小,步伐拖曳。肌肉变得僵硬,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加,面部表情呆板,眨眼减少,称为“面具脸”。患者站立不稳,易摔倒,转弯时步态不稳,晚期可出现严重的姿势异常,如身体前倾、屈背等。包括嗅觉减退、睡眠障碍、抑郁、焦虑、认知障碍等,这些症状可能早于运动症状出现。

1.参加脑力和体力活动:适当参加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:参加文体活动,如下棋、打太极、散步、唱歌等,可延缓脑部衰老。2.减少化学物质的直接暴露: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化学物质,如农药、毒品、锰、汞。3.定期体检: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,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。帕金森并不可怕,正视疾病才是关键,让我们了解帕金森,知“帕”不怕,与“帕”共舞!帕金森病的治疗已从"单一用药"迈向"精准管理"时代。通过神经内科、外科、康复科及心理科的多学科协作,患者完全可能实现与疾病共存,活出质量。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类似困扰,请务必前往北京中医医院内蒙古医院脑病科(神经内科)就诊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